近期,为了落实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要求,英语学院各专业积极在各种会议上介绍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情况,既是展示英语学院专业建设成果,更是展示审核评估落实成果。
2023年9月21日,由外研在线主办的“探索智慧课堂 开启智慧教学——UNIPUS智慧环境下的英语课堂教学设计分享”主题沙龙活动成功举办。来自全国高校的3000余位教师相聚云端,共同观看UNIPUS智慧教学课例,学习观摩智慧环境下的英语课堂教学、挖掘探讨技术赋能教学的有效路径。
我院英语系系主任张玉梅老师围绕“智慧环境下技术有效辅助课堂教学及时评估”展开分享,指出课例中语音转写功能将学生发言内容实时转写成文字,教师基于预先设定的评估标准开展口语评价,该功能支持老师及时、精准、全面地评估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语言的流利度以及语言表达的准确性。
张老师认为语音转写功能适用于各类语言技能课程,能够有效解决凭借教师记忆评估、课后评估延迟等诸多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为响应和落实教育部关于开展高校虚拟教研室建设工作的相关精神,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于2023年4月启动“全国高校外语高质量课程虚拟教研室”项目。本项目旨在通过专家引领、校际协同、虚拟教研等形式,围绕外教社高品质外语教材,共建优质、高效、普惠、个性的数字资源,构建常态化的、高频互动的、多元参与的教师社群,打造跨时空、跨学校、跨区域的教研共同体新范式。
我院商务英语系受邀进行了题为《商务英语专业课程建设》的专场直播分享活动。活动由英语学院副院长兼商务英语系主任马艳晶主持,来自全国的近两千多名教师在线观摩。我校教务处长、综合商务英语课程负责人左玉玲教授以“综合商务英语课一流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为题作主题讲座,赵紫君、于淼老师分别以《商务英语综合教程3》和《商务英语听说教程3》中的一个单元为例做了相应的示范课展示。
由北京外国语大学与外研在线联合建设的教育部首批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教育部英语课程群虚拟教研室”于10月26日14:30—16:30举办2023年秋季学期第一期教学研讨会,我校英语学院翻译系系主任李红老师受邀就“一流课程建设”这一主题进行了分享和交流。
李红老师的分享以“英汉笔译一流课程建设”为例,具体从课程目标、课程建设发展历程、课程内容与资源建设及应用、课程教学内容及组织实施、课程成绩评定方式等方面详细介绍了英汉笔译课程的建设经验。
在以上教学设计和实践过程中,李红老师从“译者能力”为导向的TCCM教学模式、以任务为中心的“三步推进式”教学环节 等方面进行了创新探索,实现了课内课外双线融合,多维度提升学生英汉笔译译者能力的教学效果。
10月29日,长春理工大学举办了吉林省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研讨会,会议分主旨发言和分论坛研讨两个环节。我院教学助理田慧老师、双语系副主任邹红老师和大学英语教学部张宇辉老师受邀参加研讨会并在论坛上进行了主旨发言。
田慧发言题目为《语言的演变——汉字的魅力》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她提出,世界上所有的国家里,只有我们中国的文化是始终没有间断过的传承下来,也只有我们的“汉字”是世界上唯一的,古代一直演变过来,没有间断过的文字形式。因此,新时代的青年要坚定文化自信,不仅要对汉字文化传承,还要不断创新,在世界的舞台上发出中国最强音。
邹红老师结合参加2023年外研社课程思政案例大赛特等奖的获奖作品《美丽中国 携手共建》进行了课程思政案例设计的展示,包括课程概述、思政案例设计理念、思政教学资源建设和案例展示这四个环节。发言获得了参会专家和教师的认可,并与参会的嘉宾进行了深刻的交流。
张宇辉老师的汇报题目为“功崇惟志,业广惟勤”,出自于《尚书•周书》中的《周官》篇。它的意思是功高由于有志,业大在于勤劳。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引用了这句名言,意在指我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中国梦任重而道远,我们既要仰望星空,又要将脚踏实地。也阐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敬业”精神。
通过参加各种研讨交流和各类建设平台活动,英语学院展示了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成果,体现出我院落实学校审核评估工作要求的力度。同时,我院教师借助交流活动积极发出吉外声音,通过各种平台展现吉外教师风采,为学校二次创业、建设“高水平”大学作出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