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黄色的十月,不仅给我们带来了些许凉意的秋风和飘落的树叶,与之到来的还有九九重阳节,每年农历九月初九都是我国民间传统节日——重阳节。“九”数在《易经》中为阳数,“九九”两阳数相重,故曰“重阳”;因日与月皆逢九,故又称为“重九”。
九九归真,一元肇始,自从古代人们就认为九九重阳是吉祥的日子。古时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祈福、拜神祭祖及饮宴祈寿等习俗。然而传承至今,又添加了敬老等内涵。登高赏秋与感恩敬老是当今重阳节日活动的两大重要主题。重阳节在我国各地还有着不同的地域特色和庆祝方式。
在北京,人们常常前往颐和园、潭柘寺等名胜古迹登高赏菊,感受秋天的美丽。在福州,以重阳茶文化著称,人们喜欢在重阳节品尝各种美味的茶叶。
在广东,人们会举行秋游活动,前往郊外赏菊花,感受秋日的宁静和美好。
在台湾,重阳节被称为“登高节”,人们前往山区登山,同时也会举行各种文艺表演和庙会。
一些地区如浙江、江苏等,重阳节也被用作祭祖扫墓的日子,人们前往祖坟表达对祖先的尊敬和思念。
而如今,重阳节不仅是一个小小的节日,老人节不单纯是“敬老孝亲”,而是在解决一个反对年龄歧视,融合代际关系,减少家庭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一个社会问题。
重阳节为老人节是对尊老敬老社会习尚的引导和提倡,是对中华民族事亲敬上传统美德的弘扬,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善举,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在当今世界熠熠生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