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农历岁首,春来之时,别名“新春”“年节”“新禧”“新年”等,是集除旧、祈福、辟邪、团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它不仅仅是阖家团圆的重要节日,还凝聚着中华文明的传统文化精华。
元日一刻年相替,从正月初一开始便进入迎接新禧、祭祀神灵、祈求丰年的主题。元日子时,交年时刻,鞭炮齐响、烟花照天、辞旧岁、迎新年等各种庆贺新春活动达于高潮。春节早晨开门大吉,先放爆竹,叫做“开门炮仗”,送旧迎新。爆竹声后,碎红满地,灿若云锦,称为“满堂红”。正月初一拜岁,迎新岁。早上各家焚香致礼,敬天地、祭列祖,然后依次给尊长道贺新年,继而同族亲友互致祝贺。春节,存在于人们眼角眉梢间洋溢出的欢乐中,也存在
于大家口口相传的祝福中。
春节历史悠久,由上古时代岁首祈岁祭祀演变而来。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祈岁祭祀、敬天法祖,报本反始也。春节的起源蕴含着深邃的文化内涵,在传承发展中承载了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在春节期间,我国各地举行各种活动以示庆祝。这些活动均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带有浓郁的各地地方特色。尽管有些习俗的内容和方式不断发生着变化,但其所承载彰显的“感恩祝福、慎终追远”“团圆和谐、亲情友爱”“辞旧迎新、憧憬未来”等文化内涵,深刻表达了人们共同的理想、期盼与愿景,是我们中华民族特殊的文化遗产。春去春来,千载逝去。围绕“幸福”这一永恒的主题,浓浓的年味正在汇聚。中国年的新模样,习俗或许有变,情谊总归不减;形式也许革故鼎新,情感永远浓郁升腾。
最后,辞暮尔尔,烟火年年。新春伊始,愿吉外大家庭中的各位老师岁岁常欢愉,年年皆胜意;各位同学平安喜乐,万事胜意,沉淀过往,迎来新光,勇敢追寻生生不息的热爱与梦想!
![](/__local/E/71/94/41EC83197DF35D6FAE93FB57075_1FAC3811_14453.jpg)
![](/__local/1/56/4D/9F074703CFAAEB11B0348B639EB_DED9B636_1ACF8.jpg)
![](/__local/2/A6/87/F6AFA8EE5D56D94CC520B60BC16_AE23CDEB_1D8B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