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实习是指人才培养方案中规定的、与课程教学内容相关的时间在一周(含一周)以上的集中实习和分散实习。专业实习的目的是把专业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通过实习检验理论知识,使学生加深对课堂上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拓宽专业知识面;加深对本专业所从事的行业的特点和要求以及相关知识的了解,为深入学习专业知识,巩固专业思想,确立职业定位打下良好的基础,是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的重要途径。为了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加强对专业实习的规范管理,特制定本办法:
一、专业实习工作领导小组
由院长、助理、学工办主任及实习指导教师、辅导员组成专业实习工作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职责:统筹安排,做好实习预算申报、实习动员,落实实习基地、进行实习检查指导、评定学生学习成绩、实习总结等工作。
二、实习目的与任务
专业实习是英语专业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院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学生职业技能和提高学生教育教学素质的重要步骤,是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外向型人才的中心环节,是全面检验和提高我院教育质量的必要措施。其目的在于:
(一) 专业实习能够指导学生把在校学习理论知识以及专业技能综合运用于实践,学生通过亲身实践,了解专业实际状况,熟悉本专业相关工作岗位的基本要求,实际体会从事岗位的基本素质要求,以培养自己的适应能力、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工作能力。使实习生受到一次深刻的专业思想教育。
(三)通过实习,让学生找到自身状况与社会实际需求的差距,并在以后的学习期间及时补充相关知识,通过这种预演,为求职与正式工作做好充分的知识、能力准备,从而缩短从校园走向社会的心理转型期。
(四)通过专业实习检验我院教学成果,找出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以便为完善教学计划,改革教学内容与方法提供实践依据;通过专业实习,检查我院的办学指导思想、培养目标及规格,以便调整和改革我院的教学及管理工作,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三、专业实习方式和时间
(一)实习方式
校内实习分为集中实习和分散实习两种形式。集中实习是指部分学生在英语学院的专业实习基地进行专业实习;分散实习是指学生根据实际情况自行联系实习单位进行专业实习。
实习形式:集中实习与分散实习相结合
(二)实习时间
具体时间需结合学生当年的人才培养方案要求
四、教学工作实习的内容
(一)实习内容(教育方向)
1.听课:包括听指导教师的课、老教师的课,主要任务是学习怎样上课;
2.备课:包括备课标、备教材、备学生、备方法和写教案,这是上好课的前提;
3.预讲:是上课前必要的教学实践设计,检查理论与教学实践是否完整结合,教与学之间的矛盾是否处理得当;
4.上课:是教学实习的中心内容,是教师的主要工作,包括组织教学、复习提问、讲授新课、巩固练习、总结和布置作业等环节。
5.评议:是对指导教师、老教师、实习生的上课或自己的课进行评价;
6.辅导:对学生得课外辅导是对课堂教学的继续和补充完善,也是因材施教的重要措施;
7.作业批改:是检查和了解学生学习情况以及督促学生学习的手段。一般分全批全改、抽样批改、面批等形式。
8.组织考试:是检查和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和学习水平的一种必要手段,也是检查教师教学成果和教学方法的一项重要措施。考试一般分为单元考试、期中考试、期末考试,以及抽样考试和统一考试等。考试工作包括试卷命题设计和打印、监考、评卷、分析及总结等。
9.教学研究:是由“经验型”教师到“教研型”教师,再由“教研型”教师到“应用型”教师所必经途径。它包括一般性教学回顾,总结和教学论文。
(二)实习内容(国际传播方向)
学生赴广电、纸媒、广告网络传媒、企业事业单位进行新闻采编、节目主持、摄影、摄像、广告策划、创意和制作、会展策划、活动策划主持等岗位的实习。通过实习培养国际传播人才应具备的职业素质,提高实际工作能力,积累实际工作经验,为毕业后从事英语国际传播方向相关工作打下基础。
五、实习成绩的评定
1. 实习学生认真填写实习记录,撰写实习报告(包括实习内容、实习过程、体会和主要收获等)。
2.实习结束后,学生应将纸质版《英语学院学生专业实习手册》中的实习证明、实习单位考核表、实习记录表、专业实习报告、人才培养质量征求意见反馈表上交,作为成绩评定的重要依据,在英语学院存档。上交时间为返校一周内,逾期不交者将没有实习成绩及学分。
3. 实习学生需配合指导教师进行专业实习电话察访,按规定时间发送上下班工作照,并及时填写《实习监管数据表》。若有拒不配合者,指导教师将情节轻重,在成绩考评中给予体现。
六、实习成绩的考核
1.实习成绩按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五级制记分,成绩及格及以上者可获得相应的专业实习成绩学分。专业实习优秀的比例控制在学生总数的10%以内。
2. 实习指导教师根据学生实习期间的具体表现:结合实习记录、实习报告等材料,综合评定学生的专业实习成绩。其中实习单位考核成绩占40%,实习报告占30%、实习记录占30%。